共享办公室 随时随地随性上班
阅读: 677| 点赞:954| 收藏:954挥别打卡的朝九晚五,当下年轻人讲究随时、随地、随性;爱创业的性格遇上崇尚流动办公的生活方式,一道商机应运而生:共享办公室(Co office或Co working space)。
2000 平方尺空间就可开业,但是,瞧……人生总是有很多“但是”,要投资共享办公室这一领域,主要需考虑三大问题,即成本高、回本时间长、需打造独特的品牌内容与形象。
空间何来?有人会找发展商签租约;也有业主花钱把空置产业改成共享办公空间出租。
这概念值得政府推广,因为它与Airbnb一样,能把滞销或租不出去的店铺及办公空间给消化掉。

柔佛:年轻人趋之若鹜
柔佛南区包括新山据知有35家共享办公室的公司遍布各花园商业区,其中3 家较大型,其余是中小型规模。 这概念4年前在大马依斯干达特区(简称依区)逐渐红火。
Iskandar Space负责人林丰指出,早在20 年前,新山已出现这概念的传统鼻祖了,进入电商时代,人们喜创业,并倾向脱时钟的流动性办公模式。
Iskandar Space面积达8000平方尺,位于依区的核心区域,即依斯干达公主城的Afiniti Medini。
新山市场的共享办公室大致上可分为小型(2000至3000平方尺),中型(5000至1万平方尺),以及目前只有2至3家规模较大,也就是大于1万平方尺。

60%租户是科企
“除了是新兴创业家起步之地,许多营运商也为租户创建一个社区平台,供交流及找商务合作机会。”
林丰5 年前与伙伴创设公司推动“柔佛创业”(StartupJohor),为有投资或创业者提供指南。该公司与依斯干达投资机构合作,2017年杪推介共享办公室,目前逐步看到依区内的本地新创公司增长。
他说,Iskandar Space也叫做“i-Space”,初创时期就设下明确的定位,以吸引科创公司、初创企业、创意领域和自由工作者为租户目标,营运初期的租户有六成是科技公司,现在拥有60个桌数并按月租计,有逾80个长期租户。
“其中20%租户为外国人,包括日本、韩国、印度、美国、英国等等。”
“科创公司可能只有两、三人的团队,租用是因更灵活,不需每天回办公室。”

解决滞销产业
林丰说,近年房市放缓,新山店屋与办公楼供应过剩,购物商场零售单位出租方面也面对挑战,不少发展商已意识到经营共享办公室或是解决方案,也带来人潮。
他说,前期资本开销可以很便宜。
“有些装修费可每平方尺20至30令吉计算,有者花费约5万至8万令吉,将一个办公空间分割成多个私人办公室或共享办公空间(只有桌椅),再附上网络设备等出租,或多或少可获回酬。”
林丰指新山区的共享办公室目前大多数设于2层或3层店屋,主要集中在新山、依斯干达公主城、地不老区、百合花园、茂奥斯汀花园、实达热带花园、金山园和甘拔士一带。
业界提供的桌数租金最低为1人每月100令吉。

小型业者难竞争
林丰说,年轻人要投资营运共享办公室,主要面对三大问题,即成本高、回酬时间长、以及需要打造本身的独特形象与品牌内容。
林丰直言:“很难,首先就是资金哪里来?再者是选择营运规模,若要经营5或10年,做小型的可能赚不到钱,做大型的又需寻找资金扩充空间,甚至可能动辄百万令吉,那幺试问要用多久来赚取租金回酬?”
他认为商业模式在于业者有多少空间,每一平方尺能收多少费用。
“这门生意的门槛可说不高,小型的2000平方尺就可开业,不过一旦有国际品牌或大型业者进驻本地市场,小型业者就需担心租户流失。”
相关新闻:
麻坡共享办公室 锁定小社区3类客户群
槟城共享办公室 初创者同一屋檐下筑梦
联合报道:苏欣恩、黄文元、黄清琴、陈富全
上一篇:共享创造世界最速过程,BUGATTIVeyron164GrandSport
下一篇:共享办公空间 WeWork 进驻台湾,落脚台北信义商圈展开会员招募